
首頁banner
發布時間:2020-09-10 16:27:27
聯系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大興區宏業路9號院4號樓13層
企業郵箱:yolif@yolif.com
公司網址:www.stickmantrade.com
服務熱線:
010-57277011
詳情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鄉建設進程加快和農村經濟條件改善,農村也面臨著多重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農村垃圾的污染。農村垃圾污染問題已成為影響農民生活生產、農村城鎮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農村垃圾成分復雜,產量巨大,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日趨嚴重,阻礙了我國建設“美麗鄉村”的進程,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農村環境處理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中提出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處理體系;到2020年,全國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處理。
一、農村垃圾的含義、分類及特點
1、農村垃圾的含義
農村垃圾(金明奎、朱明等社會學者對農村垃圾的定義)是指農村居民在生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綜合廢棄物,它不僅包括家畜糞便、廚余等有機物,衛生紙、玻璃、塑料、橡膠、金屬等廢品,還包括農藥容器、燈泡、電池等有毒有害物。
目前,廚余、糞便、紙類、橡塑類等是農村垃圾的主要成分。首先,以瓜果、菜幫、菜葉等餐廚類垃圾為主的農村垃圾占垃圾總量的37.83%;其次,橡塑、玻璃、紙類、紡織和金屬類等可回收垃圾含量占到垃圾總量30.66%;最后,以混泥土渣、燃料灰分、家禽糞便等灰土含量為主的農村垃圾占垃圾總量的26.49%。此外,電池、家用電燈等廢品也不可忽視。
2、農村垃圾的分類
農村垃圾按其來源可分為農業生產型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和城鄉轉嫁型/鄉鎮企業垃圾三種。農業生產型垃圾具有成分復雜、類型多樣、布局分散的特性,主要包括畜禽糞便垃圾和農作物秸稈廢棄物等。農村生活垃圾通常指在日常生活或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活動產生的固體廢物。城鄉轉嫁型/鄉鎮企業垃圾是指城市污染物流向農村/鄉鎮企業產生的固體廢物污染。
3、農村垃圾的特點
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產量、成分因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數量、生活習慣、能源結構、季節、環境因素等有所變化。總體特點表現為:垃圾產生量和堆積量逐年增多,垃圾成分日趨復雜。與城市垃圾相比,農村垃圾面積廣,產生源分散;人均生活垃圾產量偏低,清理過程簡單,但垃圾收運難度大;雖戶內外都有較高的消納能力,但垃圾隨意堆放現象非常嚴重。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促使加快農村垃圾成分變化發展,其變化趨勢主要表現為:廚余垃圾相對減少,廢舊家具及工業消費品、產品包裝與應用材料(如紙、金屬、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成分增多。
二、農村垃圾處理現狀
1、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和基礎設施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垃圾處理經驗和資金不足,處理技術五花八門,大部分地區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缺乏,仍未實現垃圾的集中收運和無害化處理,故農村垃圾根本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給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身體健康帶來巨大隱患,影響新常態下農村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處理隨意簡單致使環境污染嚴重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斷增長,據衛生部調查顯示,農村垃圾產生量每人每天可達0.86公斤,年垃圾產生量可達3億噸。但是由于農村環境長期以來缺乏管理,村民習慣于隨地亂倒,致使大量的生產、生活垃圾存放于村頭、公路邊、田邊以及溝渠里,農村被各種各樣的垃圾包圍著,形成了“垃圾中的村莊”,導致嚴重污染環境。農村垃圾一般由村內自行收集,垃圾的處理主要采取單純填埋、臨時堆放、隨意傾倒、焚燒等處理方式,垃圾的循環利用率較低,且易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垃圾處理已成為目前建設新農村工作中一個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
3、部分農村地區開展垃圾處理實踐性工作
環保部對農村垃圾處理模式總結為“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是指農戶首先將垃圾按照一定分類方法堆放、貯存,以村為單位將垃圾運輸至鄉鎮垃圾中轉站,鄉鎮環衛部門負責將垃圾集中運輸至縣級垃圾處理場地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一模式是目前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村垃圾處理方式,但由于環保意識薄弱等主客觀因素,給依據此模式處理農村垃圾的各級政府帶來很大壓力。
目前,全國已有部分地區陸續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實踐性和探索性工作,例如,湖南省長沙縣果園鎮擁有全國首個農村環保合作社。果園鎮的垃圾一般分為三類: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堆肥垃圾由村、組保潔員督促農戶丟入垃圾池中進行堆漚,待發酵后再還田處理;可回收利用垃圾以及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由村保潔員以政府指導價到農戶家上門收購。由于成果明顯,果園鎮的分類處理模式在長沙縣得到全面推廣,如今,長沙縣每個鎮都有農村合作社,建立起了“分戶收集、分戶處理、村民自治、政府補貼、合作社運行”的垃圾處理模式,實現了城鄉垃圾處理全覆蓋。
三、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理技術
1、農村垃圾分類收集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進行預處置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從1996年首都施行垃圾分類以來,全國陸續有各大城市和部分農村加入垃圾分類試點的行列。目前,我國垃圾分類主要是按照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或者有機垃圾和無機垃圾來進行分類的,各個地區試點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擇分類的類型和具體分類的細節,也就是說要真正實現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必須結合當地的生活習慣和資源回收系統制定分類細則,配備專門的收運工具,建立分類存儲設施,對收運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發動專業人員引導農民。總之,垃圾分類的方法要科學,可操作性要強,才能真正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的目標。
2、農村垃圾處理技術
環保部發布的《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指出:“對無法納入城鎮垃圾處理系統的農村生活垃圾,應選擇經濟、適用、安全的處理處置技術,在分類收集基礎上,采用無機垃圾填埋處理、有機垃圾堆肥處理等技術”。目前國內廣泛采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燒等,這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環境、垃圾成分、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區別。
(1)填埋技術
目前,填埋法是我國農村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防滲、鋪平、壓實、覆蓋等措施將垃圾埋入地下,經過長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使垃圾達到穩定狀態,將垃圾壓實減容至最小,并對氣體、滲瀝液、蠅蟲等進行治理,最終對填埋場封場覆蓋,從而將垃圾產生的危害降到最低,使整個過程對公眾衛生安全及環境均無危害的一種土地處理垃圾方法。
傳統的填埋主要采用厭氧方式,在填埋場穩定化的過程中,由于基本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導致滲濾液和填埋氣直接排入環境,嚴重威脅著農村生態環境的健康和飲用水的安全。因此,現階段符合我國國情的厭氧–好氧的處理技術應運而生。準好氧填埋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應用廣泛,我國現有工程實例還不是很多,但通過已有實例表明采用準好氧填埋技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垃圾降解較快,堆體穩定快,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具有相當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堆肥技術
堆肥是農村生活處理易腐有機垃圾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堆肥技術是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生活垃圾中有機組分達到穩定化的處理技術。即將生活垃圾堆放在特定的容器內,在缺氧或供氧的狀況下,通過微生物自然發酵升溫降解有機物,實現垃圾無害化。堆肥按有氧狀態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厭氧堆肥與好氧堆肥相比較,單位質量的有機質降解產生的能力較少,且厭氧堆肥通常容易發出臭味,因此目前好氧堆肥應用更廣泛。堆肥技術工藝簡單,適合于易腐有機質較高的垃圾處理,可實現垃圾資源化,且投資較單純的垃圾填埋、焚燒技術都低。
堆肥技術在歐美起步較早,目前已經達到工業化應用的水平,堆肥產品能作為有機肥增強土壤肥力,因此,堆肥是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的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對于目前國內混合收集的垃圾而言,采用分選堆肥技術處理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推廣應用的難度較大。但是,堆肥技術是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應加大力度改善前期的垃圾收集、分類等設施和技術,同時不斷的發展新型的堆肥技術,提高堆肥的利用效率。
(3)焚燒技術
焚燒處理是一種深度氧化的化學過程,在高溫火焰的作用下,焚燒設備內的生活垃圾經過烘干、引燃、焚燒3個階段將其轉化為殘渣和氣體(CO2、SO2等),可經濟有效地實現垃圾減量化(燃燒后垃圾的體積可減少80%——95%)和無害化(垃圾中的有害物質在焚燒過程中因高溫而被有效破壞)。現行的焚燒技術要求有機固體廢棄物的低位熱值大于4127kJ?kg−1、含水率≤54%、可燃物含量≥22%。焚燒具有技術占地小,處理時間短等優點,不僅可以大大減容,可回收利用熱能。但該處理方法技術要求高,運行成本高,但由于熱值不夠,需要添加助燃劑,同時燃燒過程會產生二噁英,嚴重污染環境。
國外的垃圾普遍采用了分類收集的方式,進入焚燒廠的成分相對簡單,熱值高,水分含量低,所以多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然而在我國農村生活垃圾中主要是廚余類生活垃圾、塑料、廢紙等,混合收運的生活垃圾中有機物含量高達60%,且含水率較高,熱值一般都達不到標準,需要添加燃料助燃,提高了處理成本,同時,垃圾成分復雜,尾氣處理難度和污染控制成本增高。隨著垃圾焚燒行業的不斷成熟,各項利好政策不斷發布,垃圾焚燒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新中標焚燒項目數量在100座以上,市場增長驚人。目前國內垃圾焚燒處理技術主要有2大流派:機械爐排爐和流化床。投產的生活垃圾焚燒廠爐排等關鍵部件多數依靠進口,近幾年焚燒設備的國產化率也在不斷上升。由于我國生活垃圾成分復雜,缺乏有效的分類收集,熱值不高,雖然焚燒發電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但總比重仍然較低,若能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可大大提高焚燒效率。
四、農村垃圾不良處理的危害
1、占用土地損害地表
目前由于垃圾處理水平和技術的限制,農村垃圾處理主要采取就地堆放、填埋、焚燒等方式,所以很多垃圾就會占用大面積土地,影響工農業生產,破壞地表植被,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進而導致糧食減產,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污染土壤、水體、大氣
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一些固體廢棄物垃圾填埋后會降低土壤的肥力和活力;另一些固體廢棄物在風和水流等外力的作用下匯入河流會污染水源,造成農村淡水資源的短缺。此外,垃圾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并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氣。
3、嚴重破壞農村生態環境
農村垃圾中持久性的有機污物在環境中難以降解,這類廢棄物進入水體或者深入土壤中,將會嚴重影響當代人和后代人的健康,對生態環境造成長期的不可估量的影響。
4、危害人體健康
固體廢棄物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疾病,甚至造成大多數地區蚊蠅滋生,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條件,進而威脅村民的健康。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城市污水污泥熱解技術的開發與推廣
下一個: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現狀及其處理措施研究
上一個:
城市污水污泥熱解技術的開發與推廣
下一個: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現狀及其處理措施研究